請雙擊輸入文字
我校面向全國常年招生 無節假日
湛江市智洋藝術外語職業高級中學
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一、專業信息
(一)專業名稱:計算機應用
(二)專業代碼:710201
二、招生對象與學制
(一)招生對象:初中畢業生或同等學歷者
(二)學制:全日制三年
三、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主要面向與計算機工作相關的生產、應用、服務和管理的企事業單位,在生產、服務第一線能從事辦公文秘工作、平面設計、廣告設計與制作、網頁設計與制作與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維修及信息產品銷售及售前售后服務工作,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職業發展基礎的中等應用型技能人才。
四、培養規格
(一) 德育與通識教育要求
1.具有較高的人文修養,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和遵紀守法精神。
2.掌握語文、數學、外語等必需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特別要具備閱讀本專業英文資料的初步能力。
3.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分析判斷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4.具有文檔處理、網絡應用、信息安全等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
(二)職業能力培養目標
1.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客戶服務意識。
2.具備誠實守信的道德修養,具有良好的競爭意識,有較強的事業心、責任感。
3.具備一定的新知識學習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和自省、自控、抗挫等社會能力。
4.掌握常用辦公設備(打印機、掃描儀等)及辦公軟件的使用方法,具備辦公自動化的能力。
5.掌握計算機硬件的組成、工作原理、性能指標、安裝方法等知識,具備DIY計算機的能力。
6.掌握計算機常見故障及產生原因的知識,具備計算機軟、硬件故障分析、檢測、排除等維修能力。
7.掌握網絡布線、網絡設備安裝調試、網絡操作系統的使用等知識,具備計算機網絡組建、管理及常用網絡故障的排除能力。
8.掌握圖像處理軟件中選區、圖層、路徑、通道、蒙版、濾鏡等知識,具備對圖像編輯處理、藝術構思及鑒賞能力。
(三)職業資格證書要求
名 稱 |
等級 |
頒證單位 |
性質 (必考/選考) |
全國計算機等級證書 |
初級 |
教育部考試中心 |
必考 |
計算機操作員 |
中級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必考 |
網絡管理員 |
中級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選考 |
五、專業定位
(一)就業面向
面向IT企業、大眾傳媒公司、黨政機關等企事業單位,對應辦公自動化、計算機組裝與維修、網絡搭建與管理、動漫制作、影視后期處理等工作崗位,從事辦公助理、硬件維修、設備調試、動畫制作、網絡布線、網絡搭建、網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崗位面向
就業崗位:辦公助理員、平面設計制作員、多媒體制作員、計算機裝調工、網絡管理員等。
(三)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
工作領域 |
工作任務 |
職業能力 |
辦公助理 |
辦公自動化 |
1.了解不同平臺計算機辦公常用軟件的使用; 2.掌握主流辦公軟件的使用; 3.具有文檔處理、資料整理的能力。 |
辦公設備使用與維護 |
1. 具有主流辦公設備產品的選用能力; 2. 能夠熟練使用打印機、掃描儀等辦公設備; 3. 具備常用辦公設備的維護技能; 4. 具有常見辦公設備的基本維修能力。 |
|
平面設計 |
Photoshop創建和填充選區 |
1.能掌握“選框工具”和“套索工具”的使用 2.能掌握定義填充圖案和各種填充選區的方法 3.能掌握創建漸變填充 4.能掌握擴大選區、選區相似選區以及其他創建選區的方法
|
Photoshop繪制與處理圖像
|
1.能掌握“圖章工具”“修復工具”和“渲染工具”的使用 2.能掌握畫筆和鉛筆工具的使用方法 3.能掌握形狀工具的使用 4.能掌握切片工具的使用
|
|
Photoshop文字處理和圖層 |
1.能掌握“文字工具”的使用 2.能掌握文字變形的方法、創建段落文字的方法 3.能掌握圖層的基本概念、圖層調板的使用方法,創建各種圖層的方法 4.能掌握圖層位置的調整、將選區中的圖像剪切為新圖層
|
|
計算機的組裝與維護 |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 |
1. 能夠安裝多媒體計算機 2. 能夠進行CMOS設置和進行分區操作 3. 能夠安裝系統 4. 能夠解決一般故障 5. 能夠進行系統維護 6. 能夠使用常用的系統維護工具
|
操作系統維護 |
1. 能掌握系統運行中的安全規范要求 2. 能解決操作系統運行中的基本故障 3. 能進行操作系統的基本維護 |
六、畢業標準
1.修完本專業教學計劃中所有課程的學習,成績全部合格。
2.參加半年以上的頂崗實習并成績合格。
3.取得中級職業資格證書。
七、人才培養模式
(一)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按照IT企業需求和產業技術信息及發展趨勢,實施以職業能力為本位、學生為主體的“課崗融合、做學合一”的校企“雙主體”人才培養模式,做到上課即上崗,推動“教、學、做”合一,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二)模式運行
第一學年:在學習文化、專業基礎課程的同時,學生到IT企業見習,激發學習專業的興趣。計算機基礎課、專業課全部在校內實訓室進行,邊學邊練,學做合一。
第二學年:工作項目模擬,由專業教師不定期帶隊到企業一線體味IT企業的實際操作流程,根據實際工作任務操作流程,在校內實訓室模擬工作項目,通過模擬,鞏固技能所學點。
第三學年:綜合實訓,第5學期在IT企業帶教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的共同指導下,完成實訓項目,熟悉企業工作項目流程,掌握項目技術要點。第6學期,頂崗實習,獨立完成工作項目。
八、課程體系
(一)構建課程體系
按照“課崗融合、做學合一”的校企“雙主體”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系統化任務引領型課程體系,以職業發展為導向,基于職業崗位工作過程,制定《計算機課程體系改革方案》、《計算機專業教學指導方案》、《計算機專業課程標準》。在課程建設委員會的指導下,緊密結合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以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技術實訓為主,增設拓寬知識及適應市場和技術進步的相關課程。
三是課程內容以工程項目為載體,進一步分析各職業崗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實時引入行業新技術、新知識、新標準,保持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A課教學以必需和夠用為度,講清概念、強化應用;專業課教學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將企業實際的開發、應用、維護任務移植到課程中,教學設計按實際工作過程進行教學,實踐教學的學時比例達到70%以上。
(二)課程設置與教學要求
1. 公共基礎課程設置及要求
(1)德育(142學時,8學分)
德育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必修的一門文化基礎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職業生涯和職業理想教育,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職業道德和法律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形成正確的職業觀、擇業觀、創業觀和成才觀,初步具有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增強職業道德意識,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習慣;樹立法治觀念,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和綜合職業能力形成,做好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和就業與創業的準備。
(2)語文(177學時,10學分)
語文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必修的一門文化基礎課程。旨在指導學生正確理解與運用語言文字,對學生進行普通話訓練、現代文閱讀與欣賞訓練、文言文閱讀與欣賞訓練、實用文體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訓練、信息搜集整理與運用能力訓練。注重應用文寫作能力的訓練,為計算機項目的策劃與實施提供基本語言的支持,加強語文實踐,為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以及繼續學習奠定基礎。同時,引導學生重視語言的積累和感悟,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促進職業生涯的發展。
(3) 英語(124學時,7學分)
英語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必修的一門文化基礎課程。旨在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基本技能訓練,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訓練。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聽懂英語簡單對話和短文,能圍繞日常話題進行初步交際,同時結合計算機專業要求,滲透計算機專業英語的學習,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和計算機職業場景中的應用能力。
(4)數學(177學時,10學分)
數學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必修的一門文化基礎課程。旨在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職業崗位和生活中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具備必需的數學運算能力和計算工具使用能力,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數形結合、邏輯思維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學習計算機專業知識、掌握職業技能、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5)體育與健康(178學時,10學分)
體育與健康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必修的一門文化基礎課程。旨在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傳授體育與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識、體育技能和方法,使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識和技能,學會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養成終身從事體育鍛煉的習慣。通過科學指導和安排體育鍛煉過程,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全面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提高應對挫折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6)計算機應用基礎(70學時,4學分)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必修的一門文化基礎課程。旨在通過學習計算機及計算機基礎知識、微機操作系統、文字處理軟件、電子表格軟件和演示文稿軟件的基本知識及基本操作方法,進一步了解、掌握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具有計算機基本操作、辦公應用、網絡應用、多媒體技術應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利用計算機解決學習、工作、生活中常見問題的能力。掌握現代辦公中的文字處理、表格設計、演示文稿、網上瀏覽、電子郵件通信等常用軟件的使用方法;同時,為進一步學習計算機有關知識打下基礎,體驗利用計算機技術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發布信息的過程,逐漸養成獨立思考、主動探究的學習方法,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團隊協作意識。
(7)公共藝術(35學時,2學分)
公共藝術課程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必修的一門文化基礎課程。旨在通過藝術作品賞析和藝術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藝術門類的基本知識、技能和原理,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感受、體驗、鑒賞音樂美和藝術美的能力。使學生掌握必要的藝術欣賞方法,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8)歷史(36學時,2學分)
歷史課程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旨在讓學生了解中國國情,形成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認同感,讓學生正確看待家鄉,了解祖國的自然條件、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優勢與不足,激發學生為建設家鄉、建設祖國而貢獻自己才智的自覺性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2.專業基礎課程設置及要求
(1)常用辦公軟件(51學時,3學分)
常用辦公軟件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主要學習Windows操作系統的基本應用,文字處理軟件、電子表格處理軟件以及演示文稿軟件等常用辦公軟件的使用,因特網的基本應用,使學生掌握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具有操作計算機和使用現代化辦公軟件的基本能力,為學生以后利用計算機進行相關的信息處理奠定基礎。
(2)常用工具軟件(72學時,4學分)
常用工具軟件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主要學習系統工具軟件、圖形圖片處理軟件、音視頻軟件、網絡工具軟件等常用軟件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使學生了解各種常用工具軟件的相關知識,掌握各種常用工具軟件的特點及基本操作并能靈活運用,學會運用常用工具軟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文字錄入(34學時,2學分)
文字錄入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主要學習各種中英文錄入的基本知識和技巧,使學生了解各種常用的漢字輸入法,能熟練掌握中英文盲打技術和五筆字型輸入法,并能從事文字錄入方面的工作,同時具備處理辦公事務、文字排版的基本技能。
(4)數據庫應用(90學時,5學分)
數據庫應用基礎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主要學習數據庫的基本概念、數據的查詢、窗體的設計與使用、報表的設計與使用、宏及模塊的相關知識,使學生了解數據庫系統的基礎知識,掌握數據庫的基本操作,熟悉數據庫的基本原理及數據庫程序設計方法,能夠開發簡單的數據庫應用程序,從而具有計算機信息管理的初步能力。
(5)計算機網絡基礎(108學時,6學分)
計算機網絡技術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主要學習計算機網絡基本原理、數據通信基本原理、常用通信設備、計算機網絡組成和分類、計算機網絡協議ISO/OSI、TCP/IP、局域網原理和網絡互聯技術、Internet與Intranet、網絡管理、網絡安全技術等內容,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網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6)平面設計(108學時,6學分)
Photoshop圖像處理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主要學習平面設計的基本理論、平面設計的顏色模式理論、平面設計的基本方法與技巧,使學生了解計算機圖形設計領域的前沿知識,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和色彩理論,掌握各種工具和濾鏡的使用方法,學會濾鏡、通道、路徑和蒙版等工具的處理技巧,學會運用各種技術處理實際項目,能進行一定的創意設計。
(7)計算機組裝與維修(102學時,6學分)
計算機組裝與維修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主要學習計算機各部件的類型、性能和組成以及系統設置、調試、優化升級等基本知識,使學生了解計算機各主要部件工作原理、硬件結構及相互聯系和作用,掌握計算機組裝、維護與計算機常見故障排除的基本技能,能夠熟練組裝微型計算機,學會常用的維修、維護方法。
(8)電腦美術(90學時,5學分)
電腦美術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方向必修課程。主要學習美術常識、色彩與構圖的原理與屬性、色彩與構圖的表現方法等,使學生熟悉不同風格設計思路所表達的心理與情感,掌握視覺傳達藝術表現的基礎技能,培養學生的正確的審美觀念和藝術欣賞力,為動漫的設計制作奠定美學基礎。
4.選修課程設置及要求
選修課分為公共基礎類選修課、專業技能類選修課二個模塊。
(1) 公共基礎類選修課模塊由《安全與環境》、《心理健康》、《禮儀規范》、《普通話口語交際》四門課程組成,占6個學分,需107個學時,分4個學期開設。
(2) 專業技能類選修課模塊由《辦公軟件高級應用》、《AutoCAD》、 《數碼產品使用與維護》、《網絡安全技術》四門課組成,占10個學分,需150個學時,分5個學期開設。
(四)組織實施
1.教學模式
(1)根據人才培養規格要求和本專業教學特點,第四學年按專業方向安排專業課和技能實訓課及教學實習,第六學期安排企業頂崗實習。
(2)學校根據學生個性發展、就業崗位需要以及目前學校自身的辦學條件和學生就業情況,設置平面設計方向。
(3)實施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模式,“教室建在機房,把企業引入學?!?,形成“課堂與崗位”、“教學與實訓”相互融合的培養平臺,推行“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教師指導下模擬企業工作項目,實現課堂與實訓合一,教學與技術開發、服務合一,讓學生切實體驗工作流程,實現從學校向工作崗位的“零過渡”,從學生向企業員工的“零轉變”。
(4)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按照學?!八牧苯虒W改革分組模式將學生分小組,做好人員分工。教師示范與學生分組討論、訓練互動、學生提問與教師解惑、指導相結合,體現“做中學”、“做中教”的教學理念。
(5)建設計算機專業特色文化,促進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緊密結合,構建具有鮮明職業教育特色的環境氛圍。
(6)逐步建設全真性職場教學環境,根據教學要求新建網絡實訓室并不斷完善已有實訓室。合理設計校內實訓室的人文環境、工位配置、操作規程和標準、人員配置以及環保規范等,提升實訓室的軟環境建設水平,搭建理實一體化職場教學平臺,為學生的實驗實習提供更加有利的條件,實現學校文化與企業文化的無縫隙對接。
2.教學時間安排
學期 |
教學實訓 (理實一體) |
復習考試 |
入學教育 及軍訓 |
頂崗實習 |
機 動 |
假期 |
全年周數 |
一 |
17 |
2 |
1 |
|
1 |
10 |
52 |
二 |
18 |
2 |
|
|
1 |
||
三 |
18 |
2 |
|
|
1 |
10 |
52 |
四 |
18 |
2 |
|
|
1 |
||
五 |
18 |
2 |
|
|
1 |
4 |
46 |
六 |
|
|
|
20 |
1 |
||
總計周數 |
89 |
10 |
1 |
20 |
6 |
30 |
150 |
3.授課計劃安排(樣表)
課程 類別 |
序 號 |
課 程 名 稱 |
學時 |
學分 |
各學期周學時安排 |
占總 學時 比例 (%)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 周 |
20 周 |
|||||||
公共 基礎 課 |
必 修 |
1 |
德育 |
142 |
8 |
2 |
2 |
2 |
2 |
|
|
28.5 |
2 |
語文 |
177 |
10 |
3 |
3 |
2 |
2 |
|
|
|||
3 |
數學 |
177 |
10 |
3 |
3 |
2 |
2 |
|
|
|||
4 |
英語 |
124 |
7 |
2 |
2 |
2 |
1 |
|
|
|||
5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70 |
4 |
2 |
2 |
|
|
|
|
|||
6 |
體育與健康 |
178 |
10 |
2 |
2 |
2 |
2 |
2 |
|
|||
7 |
公共藝術 |
35 |
2 |
1 |
1 |
|
|
|
|
|||
8 |
法律基礎 |
36 |
2 |
|
|
1 |
1 |
|
|
|||
9 |
應用文寫作 |
36 |
2 |
|
|
1 |
1 |
|
|
|
||
選 修 |
1 |
禮儀規范 |
17 |
1 |
1 |
|
|
|
|
|
3.2 |
|
2 |
普通話口語交際 |
18 |
1 |
|
1 |
|
|
|
|
|||
3 |
心理健康 |
36 |
2 |
|
|
2 |
|
|
|
|||
4 |
安全與環境 |
36 |
2 |
|
|
|
2 |
|
|
|||
專 業 技 能 課
|
專業 基礎 課 |
1 |
常用辦公軟件 |
51 |
3 |
3 |
|
|
|
|
|
23.1 |
2 |
文字錄入 |
34 |
2 |
2 |
|
|
|
|
|
|||
3 |
常用工具軟件 |
72 |
4 |
|
4 |
|
|
|
|
|||
4 |
計算機組裝與維修 |
102 |
6 |
6 |
|
|
|
|
|
|||
5 |
數據庫應用 |
90 |
5 |
|
5 |
|
|
|
|
|||
6 |
PhotoShop |
90 |
5 |
|
5 |
|
|
|
|
|||
7 |
操作系統維護 |
90 |
5 |
|
|
|
5 |
|
|
|||
8 |
計算機網絡基礎 |
108 |
6 |
|
|
6 |
|
|
|
|||
專業 必修課 |
1 |
平面設計 |
108 |
6 |
|
3 |
3 |
|
|
|
19.8 |
|
2 |
電腦美術 |
90 |
5 |
|
|
|
5 |
|
|
|||
3 |
網頁設計與制作 |
90 |
5 |
|
|
|
5 |
8 |
|
|||
4 |
動畫制作 |
108 |
6 |
|
|
6 |
|
|
|
|||
選修課 |
1 |
辦公軟件高級應用 |
51 |
3 |
3 |
|
|
|
|
|
6.3 |
|
2 |
AutoCAD |
36 |
2 |
|
2 |
|
|
|
|
|||
3 |
程序設計 |
36 |
2 |
|
|
|
2 |
|
|
|||
4 |
數碼產品使用與維護 |
36 |
2 |
|
|
2 |
|
|
|
|||
5 |
網絡安全技術 |
48 |
3 |
|
|
|
|
4(12周) |
|
|||
頂崗實習 |
600 |
30 |
|
|
|
|
|
30 |
18.2 |
|||
入學教育及軍訓 |
30 |
2 |
1周 |
|
|
|
|
|
0.91 |
|||
周學時及學分合計 |
30 |
183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100 |
|||
總學時 |
3300 |
九、學生學業評價
由學校、用人單位共同實施評價,基本素養和文化知識及技能主要由學校通過學生課程學習的作業、課堂提問、出勤、考試、技能考核等進行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頂崗實習評價以實習單位為主,通過實習考勤、實習記錄、實習報告、實習表現等方面,結合實習指導教師的評價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
1.基本素養評價
基本素養包括品德素養、團隊合作、敬業精神、組織協調三個方面。具體要求:
品德素養:誠實守信、公平正直、吃苦耐勞、文明禮貌、勤儉自強、樂于助人。
團隊合作:具有良好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能與人和諧相處,團結協作。
敬業精神:有很強的事業心和主人翁責任感,追求崇高的職業理想,對學習和工作態度認真踏實,恪盡職守、精益求精、具有奉獻精神。
組織協調:能積極參與組織各項社團活動、文體活動,有很強的組織管理和協調能力。
2.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評價
專業素養包括文化知識、專業基礎、專業技能三個方面。具體要求:
文化知識:文化基礎好,知識面寬,開設的公共課學的扎實,信息處理能力強。
專業基礎:開設的專業領域的基礎課程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常識掌握到位,專業知識面開闊。
專業技能:開設的專業領域的專業核心課程的理論知識學的扎實,能運用理論知識指導實際操作,動手能力強,與崗位要求實現對接。
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成績構成:按照壽光市職業教育中心學??荚嚬芾硪幎▓绦?。
3.頂崗實習評價
考核成績參照實習單位鑒定以及學生個人的實習考勤、實習記錄、實習報告、實習表現等進行綜合評定,分為優秀、良好、一般、及格、不及格五個等級。成績及格及以上者獲得相應的頂崗實習學分。
(1)優秀
實習態度端正,遵守實習紀律,能很好的完成實習任務,達到實習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全部要求,實習報告能對實習內容進行全面、系統的總結,并能運用學過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成績優異。
(2)良好
實習態度端正,遵守實習紀律,能較好的完成實習任務,達到實習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全部要求,實習報告能對實習內容進行比較全面、系統的總結,并能運用學過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成績良好。
(3)一般
實習態度基本端正,能較好的遵守實習紀律,達到實習課程標準中規定的主要要求,實習報告能對實習內容進行比較全面的總結。
(4)及格
實習態度基本端正,能較好的遵守實習紀律,基本完成實習任務。達到實習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基本要求,能完成實習報告。但不夠完整、條理。
(5)不及格
凡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均為不及格:未達到實習課程標準規定的基本要求,實習報告不認真,或內容有明顯錯誤;未參加實習的時間超過全部時間三分之一者;實習中有違紀行為,造成惡劣影響者。
十、教學保障
(一)專業教學團隊建設
通過培養與引進結合,業務進修與下企業實踐結合等方式,促進師資隊伍的結構優化,全面提高專業教師隊伍素質,使我校計算機應用專業教師達到專業建設標準中的規范化要求。
(二)實訓基地建設
1.校內實訓室
序號 |
實訓室名稱 |
主要功能 |
主要設備 |
1 |
微機室 |
基本軟件的操作實訓 |
教師用電腦、電子白板、微機工作臺、計算機、交換機、穩壓電源、路由器、機柜 |
2.校外實訓基地
校外實習基地是指具有一定實習規模并相對穩定的為學生提供校外實習和社會實踐的重要場所。實習基地建設直接關系到實習質量,對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根據本專業的學生規模建立相應數量的校外實習基地。
校外實習基地應達到下列要求:
1.實習項目、內容與學生所學專業相符,能滿足實習教學任務的要求;
2.能提供教學計劃規定的實習場地和指導人員,擁有一支素質較高的技術人員和職工隊伍;
3.實習基地接受本專業一定規模的教師與學生開展實習,三年內基本保持穩定;
4.能滿足實習學生的學習、勞動保護和安全等方面的條件。